知識科普知識科普
服務器硬件結構認識
服務器:
服務器主要是由CPU、內存、硬盤、主板、電源、raid卡等組成。
CPU處理器:
CPU 處理器相當于人體的大腦,負責整個服務器的運算和控制,是影響其性能效率的最核心部件。CPU有幾個重要的參數:主頻、核心、線程、緩存、架構。
內存:
內存儲器是計算機中重要的部件之一,它是與CPU進行溝通的橋梁。計算機中所有程序的運行都是在內存儲器中進行的,因此內存儲器的性能對計算機的影響非常大。其作用是用于暫時存放CPU中的運算數據,以及與硬盤等外部存儲器交換的數據。內存是易失性存儲,這就意味著,如果突然斷電,那么位于內存中的數據很可能會丟失。程序運行的時候,一般會被調度到內存中執行,服務器關閉或程序關閉之后,數據將自動從內存中釋放掉。內存的性能和頻率、容量、代數、時序、雙通道等參數有關。
硬盤:
硬盤是電腦主要的存儲媒介之一,是非易失性存儲,斷電后仍然能保存數據。
機械硬盤(HDD):
工作原理:機械硬盤使用磁性盤片和讀寫磁頭進行數據存儲和讀取。盤片旋轉時,磁頭在盤片表面移動來讀取或寫入數據。
特點:價格相對較低,存儲容量大,但由于機械部件的存在,速度較慢,且易受震動影響。
固態硬盤(SSD):
工作原理:固態硬盤使用閃存芯片(如NAND閃存)存儲數據,沒有任何機械部件,依靠電路和存儲單元直接進行數據讀寫。
特點:讀寫速度極快,抗震性強,能效高,且更安靜,但價格相對較高,存儲容量通常比HDD小。
主板:
主板實際上就是一塊電路板,相當于人體的骨架,CPU、內存、硬盤、Raid 卡等所有硬件設備最終都要連接在主板上,才能正常工作。
主板主要由3部分構成,一為芯片部分、二為接口部分、三為插拔部分。
電源:
服務器電源是一種安裝在機箱內的封閉式獨立部件,它的作用是將交流電通過一個開關電源變壓器換為5V,-5V,+12V,-12V,+3.3V等穩定的直流電,以供應服務器內CPU、內存、硬盤、主板及各種適配器擴展卡等系統部件使用。
根據不同的硬件需求,所需的電源功率也有所不同,常見的服務器電源功率為750W。
在實際使用場景中,如果只是配置一個服務器負責核心業務,那么最好使用雙電源,并且分別接不同的機房線路。
陣列卡:
陣列卡的全稱叫磁盤陣列卡 是用來做 RAID(廉價冗余磁盤陣列)的。磁盤陣列是一種把若干硬磁盤驅動器按照一定要求組成一個整體,整個磁盤陣列由陣列控制器管理的系統。冗余磁盤陣列RAID最初的研制目的是為了組合小的廉價磁盤來代替大的昂貴磁盤,以降低大批量數據存儲的費用,同時也希望采用冗余信息的方式,使得磁盤失效時不會使對數據的訪問受損失,從而開發出一定水平的數據保護技術。
陣列卡可以將多塊硬盤在邏輯上整合為一塊 邏輯有多種raid0、1、2、5、10等。